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螺桿空壓機具有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各行業的氣動、氣力輸送、脈沖噴吹、噴涂等,因此了解螺桿空壓機的工作原理和運行過程對實際生產和設備維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螺桿空壓機的重要部件是壓縮機主機,屬于容積式壓縮機的一種。空氣的壓縮是靠機殼內相互平行、嚙合的陰陽轉子齒槽的容積變化來實現的。首先利用機頭內設置的螺旋桿對油氣混合物進行壓縮,經油氣分離器將油氣分離。轉子對在與之精確配合的機殼內旋轉,使轉子齒間的氣體不斷產生周期性的體積變化,沿轉子軸線從吸入側被推向排出側,完成吸氣、壓縮、排氣三個工作過程。因此,轉子型線技術決定了螺桿空壓機產品定位的檔次。螺桿空壓機的運行過程具體可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進食流程
螺桿壓縮機沒有進排氣閥組,進氣只靠調節閥的開閉來調節。轉子旋轉時,轉至進氣端壁開口時主、輔轉子的齒槽空間較大,此時轉子齒槽空間與進氣口的自由空氣相通。由于排氣時齒槽內空氣已全部排出,因此排氣結束時齒槽內仍處于真空狀態。當轉至進氣口時,外界空氣被吸入并沿軸向流入主、輔轉子的齒槽內,當空氣充滿整個齒槽時,轉子進氣側端面轉離機殼進氣口,齒槽間空氣被關閉。
密封及輸送過程
當主、副轉子完成進氣過程后,齒峰與機殼閉合,當前空氣被封閉在齒槽內,不會溢出,即密封過程。主、副轉子繼續旋轉,直到齒峰與齒槽在進氣端嚙合,并緩慢向排氣端移動。
壓縮和注油工藝
在配合面逐漸向排氣端移動的階段,排氣口與配合面之間的空間逐漸減小,這樣齒槽內的氣體就被慢慢壓縮,體積縮小,形成壓縮腔。隨著壓力的逐漸升高,在壓差力的作用下,通過噴油形成的油膜與壓縮腔內的空氣混合,這就是壓縮過程。在壓縮的同時,潤滑油也因壓差的作用噴入壓縮腔,與腔內氣體混合。
排氣工藝
當轉子嚙合面達到平行于機殼排氣口界面時,兩轉子嚙合面與機殼排氣口之間的齒槽空間為零,這意味著壓縮氣體的壓力較高,即進入排氣階段,直到齒頂與齒槽的嚙合面向排氣端面移動,齒槽內已無剩余空間,即實現排氣過程。反之,當轉子嚙合面與機殼進氣口之間的齒槽長度再次達到最長時,進氣過程又重新循環。